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团队 · 粮食团队

粮食团队简介

粮食团队是广西大学农牧产业发展研究院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建的13个农牧产业团队中的重要团队之一,是由一批在职在编具有博士、硕士、本科等学历和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丰富实践经验且长期从事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育种、栽培、推广等领域的专家组成。

团队现有成员6人,其中副教授1人,高级农艺师5人。团队主要开展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的新品种选育、筛选、繁殖和推广工作,同时对水稻、玉米的高产栽培、有机种植、生态农业、智慧农业、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等先进技术进行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团队目前承担多项广西科技重大专项计划、广西重点研发计划及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等科研项目,承担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宾阳水稻科技小院”项目的建设和研究工作。

团队积极与广西各地政府、相关农业企业开展技术合作,目前已在宾阳县、忻城县、融水县、博白县、马山县、隆安县、凌云县、武鸣区等地建立水稻产业、玉米产业等推广种植示范基地。

卢文倍(高级农艺师、本科

E-mail:luwenbei@163.com

办公电话:0771-3238098

个人简介:

1990年毕业于广西农学院种植专业,本科学历。自参加工作以来主要从事水稻新品种选育、农业技术推广、农用地安全利用等方面工作。先后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项、横向项目3项,参与国家级项目3项、省级项目8项、横向项目15多项。参与育成通过国家级、省级品种审定的水稻新品种9个,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3项。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6篇,其中第一作者4篇。获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1项,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主持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广西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1.1-2013.12) 桂科攻1123001-4B杂交水稻不育系和恢复系创新--低温敏大穗型两系核不育系创新20万元 (主持,完成)

2.横向项目(2021.3- 2023.12)重金属污染稻田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20万元(主持 在研)

代表性论文:1.优质高产晚籼新组合博优258的选育与应用,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7年第四期309-311(第一作者)

2.野生稻种质在高大韧稻选育中的应用与展望,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4905-4906(第一作者)

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1)参与省级科技项目(2020.1-2020.12)桂科AD19245190,忻城县富硒糯玉米产业科技创新示

范基地建设,45万元,已结题

(2)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区科学基金项目(2020.1-2023.12)31960429,微胚乳油用玉米油酸含量的高通量基因分型及QTL定位研究,40万元,在研

(3)参与横向项目(2020.11-2021.10)2020年广西(桂平)耕地生产障碍修复利用项目,71万,已完成

主要研究与推广方向:主要开展水稻新品种选育、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和粮食生产技术咨询工作。从事农用地安全利用与治理修复领域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品种调整、酸碱度调节、水分调控、土壤调理、叶面阻控、优化施肥等研究方向。

取得的主要成果:

1) (11/19)杂交水稻野栽型恢复系系列组合的选育及其推广应用,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颁奖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9)

2)(8/10)杂交水稻恢复系测253的选育与应用,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颁奖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05)

3)(10/11)高产、优质、抗病晚籼新组合博优253选育,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颁奖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02)


赵博伟 高级农艺师 硕士研究生

<E-mail: 575258248@qq.com

办公电话:`

个人简介:

1988年就读广西农学院农学系农学专业,1992年毕业留校工作, 2005年广西大学农业推广专业硕士毕业,92年至2010年期间在广西大学支农开发中心(原广西农业大学支农开发中心)从事农业相关工作,主要进行杂交水稻选育与推广,2011年至2018年在农学院实验中心从事实验员工作,作为主要成员参与选育出4个水稻不育系及12个水稻新组合,木薯新品种4个,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3项,主持市级研究项目1项。在2004年取得高级农艺师资格,参与项目“高产、优质、抗病晚籼新组合博优253选育”获2002年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七;“杂交水稻恢复系测253的选育与应用” 2005年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五;“杂交水稻野栽型恢复系系列与组合的选育及其推广应用”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排名第十。项目“高产优质木薯新品种选育与推广”获2011-2013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本人排名第三,“校企互动培养广西蔗糖业木薯产业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研究与实践”获2012年度广西区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五。

主持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 高产优质杂交水稻特优922的繁育与示范推广,南宁市科技局201220602012/01-2013/1220万,已结题,主持

2 广西重大专项计划,桂科重1412101-2-6,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杂交新品种的选育,2014/01-2015/12, 30万元,已结题,主持

代表性论文(只写一作和通讯):

1 赵博伟,韦政,黄琳,黎志方,莫永生,吴大明,蒋德书,大穗型籼稻不育系红广A的选育,广西农业科学,2002年,vol.239.no.4-0198-01

2 赵博伟,韦政,黎志方,黄琳,莫永生,农友业,蒋德书,卢文倍,高产优质晚籼新组合博优253高产制种技术,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4年,VoL23 no03--0187--03

3 赵博伟,罗兴录,五美艳,陆耀国,黄学华,陆美杏,石妮霭,不同木薯品种对朱砂叶螨的抗性及生理基础研究,南方农业学报,2024 551):68-74.

主持(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1 S021027,高产优质高效专用型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与开发优质超高产杂交水稻早籼新组合选育,2002/01-2004/128,参与

2 H061030,258系列组合的推广应用,2004/03-2007/03,130万,参与

3 20100217,杂交水稻亲本“测253、测1012”及其组合推广应用,2010/01-2012/1215万,参与

4 20110786,杂交水稻不育系和恢复系创新-低温敏大穗型两用核不育系的选育,2011/01-2011/1220万,参与

5 高产优质杂交水稻特优922的繁育与示范推广,南宁市科技局201220602012/01-2013/1220万,已结题,主持

6 20131423,木薯需水特性和节水灌溉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01-2014/12,12万,参与

7 广西重大专项计划,桂科重1412101-2-6,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杂交新品种的选育,2014/01-2015/12, 30万元,已结题,主持

8 20140855,医食兼用珍稀水稻东兰墨米的提纯复壮与应用,2014/01-2015/12, 8万,参与

9 20181253,木薯新品种西选07中试与示范, 2018/10-2021/12,40万,参与

主要研究与推广方向:主要开展水稻新品种选育、推广农业新技术推广工作。

取得的主要成果:1“高产、优质、抗病晚籼新组合博优253选育”获2002年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七;(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02

2“杂交水稻恢复系测253的选育与应用” 2005年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五;(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05

3“杂交水稻野栽型恢复系系列与组合的选育及其推广应用”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排名第十。(农业部,2009

4项目“高产优质木薯新品种选育与推广”获2011-2013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本人排名第三,(农业部,2013

5“校企互动培养广西蔗糖业木薯产业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研究与实践”获2012年度广西区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五。(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2012


注:括号内为:排位+成果参与人数

指导的学生获奖:

某年度指导某某获得多优秀博士论文、硕士论文及本科论文。

招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