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站新闻 · 正文

广西大学农牧产业发展研究院牧草及中兽医团队师生赴广西兽医研究所及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研学交流

2025-03-21    张志丹    

为深化产学研融合,拓宽学生专业视野,2025年3月18日,广西大学农牧产业发展研究院组织本科生赴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研学交流活动。本次活动由研究院司红彬院长统筹部署,苏接瑜老师带队,旨在通过实地参访与行业专家对话,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兽医科技前沿与社会服务实践。

第一站:广西兽医研究所——科技赋能畜牧业的创新高地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畜禽疫病诊治中心谢丽基主任和罗思思主任热情接待了师生一行,带领学生参观实验室并系统介绍了研究所的发展历程与科研成就。

在畜禽疫病诊治中心实验室,范博士向师生详细介绍了数字PCR仪、超净工作台、低温样本保存冰箱、生物安全通风橱等核心设备的应用价值。通过现场演示,学生们了解到数字PCR技术如何通过微滴分区实现病毒核酸超敏检测,-80℃低温冰箱对珍贵病原样本的长期保存意义,以及通风橱在病原操作中保障实验人员安全的关键作用。参观过程中,大三学生不仅将《兽医诊断学》中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一一对应,更深刻认识到先进仪器对科研精准度与效率的提升。2022级学生潘同学感慨道:“课本上的生物安全概念,在通风橱的负压系统和防护流程中变得具体,这让我对未来的实验室工作多了一份敬畏与严谨。”

罗主任向同学们介绍了广西兽医研究所承担的项目及团队获得的奖项。

第二站:广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P2实验室——筑牢生物安全防线的“隐形卫士”

随后,师生前往广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胡杰科长和尹彦文科长的引领下参观了疫病诊断科的高标准的二级(P2)生物安全实验室。

首先胡杰科长耐心为同学们介绍了广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发展历程,讲述了中心工作职能,介绍了广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为畜禽产品进出口、活畜调运提供病原检测服务,年签发检疫报告3万余份,为保障食品安全与贸易安全做出贡献;并与高校联合开展耐药性监测、人畜共患病溯源等课题,获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随后尹科长重点介绍了实验室不同实验的操作分区以及通过全自动核酸提取仪、荧光定量PCR等优化检测流程,缩短疾病诊断时间,为疫情扑灭争取了黄金窗口期。尹科长强调:“我们的工作不仅是技术攻坚,更是社会责任---每一次检测精准度提升,都可能挽救一个养殖场的生计。”

学子感悟:理论与实践碰撞的火花

参访过程中,学生们就“基层疫病防控难点”“兽医职业发展路径”等问题与专家展开探讨。同学们表示:“亲眼见到实验室严谨的操作流程,让大家对‘生物安全无小事’有了更深理解。未来希望投身疫动物病防控研究,用科技守护畜牧业健康发展。”此次研学是研究院“行走课堂”的重要实践,与行业院所深化合作,共育农牧业未来人才。我们期待与行业院所、协会等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在科研项目联合申报、学生实习基地共建等领域深度协同,为广西乃至全国农牧产业输送更多“懂技术、有担当”的专业人才。

从实验室尖端科技到田间地头的技术落地,从疫病防控的“硬核”防线到服务民生的温情担当,本次研学活动为学子们呈现了兽医工作的多维图景。广西大学农牧产业发展研究院将持续推进“产教融合、知行合一”的育人模式,为乡村振兴与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EB568

一审一校:张志丹

二审二校:唐民

三审三校:李仁柏





关闭